隨著台灣民眾海外旅遊頻率增加,海外緊板橋居酒屋急醫療需求發生的可能性也隨之升高。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近板橋居酒屋6年台灣民眾出國人次大幅成長逾50%,2017年更突破1,500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其中,日、韓是台灣民眾海外旅遊的首選,占比高達35%。東南亞的成長力道亦強勁,2017年往返人次突破226萬,成長率更勝中國大陸與日韓。然而,根據外交部統計顯示,2017年旅外國人意外事故的通報件數較前年增長近百件,同時因交通事故、板橋居酒屋意外或疾病等因素向駐外使館申請海外急難救助的案件量達465件,較前年成長7%。

我們一般在居酒屋除了會點啤酒跟氣泡酒以外,其實還有很酒類是可以選擇我們喜歡的喝法跟問度的唷!例如梅子酒跟柚子酒這類濃度偏高的水果酒,如果是酒量好的呢就可以直接純飲或是加冰塊,如果是酒量沒有那麼好的,可以選擇兌水貨加汽水也好喝,還有日本酒是可以加熱水喝的,所以喝法有很多種,在日本未滿20歲是不能喝酒的唷,所以有些居酒屋會規定兒童不能進去,這個要特別注意唷,另外我們都一定知道的世界名言「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所以喝完後可以請店家幫我們叫代駕,通常會有兩位司機同事到達,一位司機開著你的車,而另一位司機則是在後面跟車,根據不同的地區服務,代價司機有時候會需要半小時後才能抵達,所以建議如果要在日本居酒屋喝酒,確定有想要叫代價,可以提前半個小時前叫喔!

台灣的居酒屋最常見的下酒菜就是毛豆、拌豆腐跟蠶豆,但在日本可就非常豐富了,其實每個地方的居酒屋都有屬於當地最本土的風味,從一碟碟的下酒菜就可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文化風景,像在關東地區的居酒屋就會用地方的特產,例如像福岡縣的「辣明太子」(用鹽和辣椒醬醃製而成的鱈魚卵)、北海道的「松前漬」(用魷魚絲、昆布做成的醃漬物)、沖繩縣的海葡萄(深層海水中的神奇海藻)、高知縣的「酒盜」(用鹽或者醬油醃製而成的海鮮內臟)等等冷菜。所以這邊要給個小忠告,如果你今天是喊餓的人,千萬不要輕易走進一家居酒屋,不僅對你來說貴又吃不飽,全是酒的配角,還不如去拉麵店或壽司店好好填飽肚子吧!但現在國內的居酒屋大部分的菜色都非常豐富,只是每一家居酒屋的菜單都不一樣,所以一定要先事先看一下菜單,才不會到了之後發現沒有可以溫飽的餐點。像我之前如果想要認識一位日本人,一定直接約他去居酒屋,表面上一板一眼的他,私下的性情到底如何,一喝便能得知,真的屢試不爽,而且很快就可以拉近彼此關係。在日本最常見就是U型吧檯、榻榻米坐墊式、站立式、桌椅式的,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招牌特色,而且我常去的那家,老闆都會記得我的喜好,我覺得那種默契感讓我感覺很親切,有種回家的感覺,而且也可以適時地幫我做料理的調整,真的是我為什麼會那麼愛居酒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deomariow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